□孙勇 笔者能理解许宗衡市长的呼吁,也赞成大部分市民不买私家车,而通过便捷廉价的公共交通来解决出行问题。 但笔者首先想澄清的并不是私家车的增多导致了交通拥堵,而恰恰是道路交通体系的不足。解决交通拥堵,政府应当首先负起责任,比如改善交通管理,减少公车的使用,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系统等,而不是将本应属于自己的责任转嫁到民众的肩膀上,用呼吁民众克减买车的欲望、忍受低质量的交通出行环境来减轻政府肩头的责任。 许宗衡市长的呼吁在有意无意间掩盖了当地政府对交通资源投入不足的事实,制造了私车是城市拥堵罪魁祸首的假象。相对于占用大量道路资源的公车来讲,私车为什么要成为首当其冲拿来开刀的“羔羊”?许市长呼吁减少私车,是不是能以先减少公车的使用作为开端? 在笔者看来,减少私车需要若干前提,首先要有足够多也足够便捷的交通工具可供选择,假如一个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乏善可陈,廉价的交通工具比如电动车摩托车又被禁止使用,这等于是变相鼓励人们转向私家车;其次要有高效科学运转的交通管理体系,弹丸之地香港,车不比内地一些大城市少,道路也不比内地城市宽,但道路却不是非常拥堵,人家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不值得内地的市长们反思吗?①5 |
|【路桥隧】
( 湘ICP备16018960号-1 ) QQ群:
GMT+8, 2025-5-15 00: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