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价今年2万,明年3万? 知名经济学家徐滇庆纵论楼市,称房价上涨是好事,在目前阶段利大于弊 半年上涨50%和均价突破2万,两个小小的数字让深圳楼市成为全国关注的风暴眼!在引起国土资源部等数个国家部委关注的同时,全国媒体的焦点也瞄准了深圳。 “中国股市和深圳房地产市场向何处去?”前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全球通VIP俱乐部名家讲堂上,知名经济学家徐滇庆的演讲吸引了近千名深圳听众,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此前从未听说过“徐滇庆”这个名字,不过“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这两个在2007年深圳最敏感的词汇,已经足够让可以容纳700人的会堂爆满。 “深圳房价上涨理由充分” 尽管谈论的都是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前晚,徐滇庆呼吁听众应该抛弃主观情绪,用“经济学的科学逻辑和分析”,来看待高涨的深圳房地产市场与中国股市。 徐滇庆认为,购房者,拥有住房的人,房地产开发商,地方政府和新闻媒体是推动房价上升的力量,“这些力量都很强大,所以没有不涨的理由。”徐滇庆认为。“产业转移,经济萧条,利率和汇率上升,土地政策放松,政府干预和金融危机,是房价下跌的几个主要原因。”徐滇庆认为,目前看来,房价下跌的因素都不具备,而最可能导致房价大幅度下跌的是金融危机,现在更是没有数据可以显示会到来。 此外,徐滇庆坚持认为,人们在关注房价近期上涨的同时,忽视了改革开放近30年来,收入水平是在持续不断增长。“不能只看最近一两年房子涨价,30年收入涨了多少?很多人涨了100倍、200倍。”徐滇庆说。 “炒房无罪,是税法没跟上” 今年5月,深圳市中心区福田区的一手商品住宅成交均价突破每平方米2万元。 “深圳房价2万元(每平方米,下同)一点都不高,一手房均价2万不是一个可怕的数字,根本用不着慌张,没有必要人云亦云惊慌失措。”目前深圳房价上涨,“好不好?应该是好事!2万元不是一个可怕的数字,要看人民的幸福指数。”徐滇庆说。 徐滇庆认为,任何一个市场都是由真实需求和投机需求共同组成的,“炒房无罪,炒房也就是一种普通的商业行为和投资行为。”徐滇庆说,关键在于目前我国的税法没有跟上,富人拥有住房的成本非常低。 “绝不能补贴中等家庭买房” “现在很多政策制定者经济学没毕业!”徐滇庆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是政策出发点不清晰,“有些政府部门该管的没管好,又去管了不该管的”“要帮助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这一政策是目前几乎所有关于住房政策的文件所强调的。徐滇庆认为,政府决不能够去补贴帮助中等家庭买房,“住房秩序混乱的根源,追根究底,很可能就在这里。”徐滇庆说。 徐滇庆认为,从政策角度来讲,只有两大类住房: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和商品房。前者是需要政府来管,来照顾穷人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中等家庭应当鼓励竞争,积累财富购买商品房,自己逐步解决自己的问题。有限的资源,只能照顾5%最穷的穷人”。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住房供应体系?首先要建立起有效的市场区隔。”徐滇庆说,市场的归市场,政府做好提供住房保障的事情,目前国家批给经济适用房的土地,只有1/3建成经济适用房推向市场,2/3被各级政府以团购的名义分下去了,“严重不合法”。 “说4000点是泡沫没根据” “我最头疼的是,明明没有根据的话,也有人敢出来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谈到中国股市,徐滇庆认为,有人说中国股市是个大泡沫,有人说股指4000点太高了,“我看不出这样的说法有什么理论根据”。 徐滇庆分析,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来说,股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股指达到6000点,8000点都是可能的。“但是应该好好诊断一下股市的增长速度是不是正常的”。 “有些人巴不得股市每天都涨几百个点,别老惦记自己手里的那几只股票,要想想为什么国家要发展股票市场。”徐滇庆说,国家发展证券市场目的有两个,一是给企业筹资,再就是为资产定价改善资源分配的效率,“疯涨的市场根本起不到资源优化配置,投资风实在太热了”。 “股指暴涨,国家得不到任何好处,可是孕育的风险却越来越大。”徐滇庆分析,暴涨之后必然暴跌,也会让中小股民成为受害者,“政府的态度很明确,放任自流死路一条,行政打压和推倒重来也不合适,稳步发展证券市场是国家的国策,”徐滇庆说,这样我们就没有理由对中国股市过于悲观。 徐滇庆论楼市 “一手房均价2万不是一个可怕的数字,根本用不着慌张,没有必要人云亦云惊慌失措。” “深圳的房价一点都不高!推动房价上升的力量强大得很。明年要涨到3万,也是不一定的。” “限制一户香港人在深圳只能买一套房,是没脑子,笨得很,根本行不通。” “房价上涨导致一些企业外迁产业转移,是历史的必然,是由穷变富必须经历的过程。” “炒房无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关键是相关的税法跟不上,控制不了。” “金融危机是楼市最大的风险!目前来看,没有迹象说泡沫要破。” 徐滇庆论股市 “4000点是不是太高了?我看不出来有什么理论依据。别说4000点,涨到6000点,8000点都是可能的。” “有人说,今年要开十七大,明年有奥运会,政府绝不会让股市崩盘。不要盲目猜测,千万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没有根据地下赌注。” “民营银行之父”徐滇庆 长城金融研究所所长,第九届(1994年至1995年)中国留美学者经济学会会长,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1945年生于昆明,1981年获得华中理工大学经济管理硕士,1990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年至今,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同时担任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知名大学兼职教授。 徐滇庆长期专注于金融领域和泡沫经济的研究,曾出版关于泡沫经济的4本专业著作。因为在中国民间金融问题的研究上的卓越成就,被称为“民营银行之父”。 对话 “深圳房价肯定是向香港看齐” 记者:伴随着深圳房价的上涨,企业外迁和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也在影响对人才的吸引力,如何看待房价上涨对城市整体经济的影响? 徐滇庆:房价上涨带来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员工对工资的要求越来越高,幸福指数也在下降,企业外迁和产业转移是正常的,也是我们由穷变富必须走过的过程,亚洲四小龙无一不是这样,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好事。 “限制港人买房,太笨了” 记者:近期出现一种分析,认为炒高深圳房价的原因之一就是香港人北上买房炒房,应该限制港人买房炒房,你怎么看? 徐滇庆:深圳和香港仅一河之隔,在深港一体化的背景下,深圳房价肯定是向香港看齐,要阻止这个趋势,只有一条路可走:关闭深港间所有通道!有些政策的制定者没脑子,太笨了,根本行不通。 深圳房地产价格的天花板就是香港房价。现在提倡粤港一体化,劳动力和消费自由流通越来越明显,不仅是深圳和香港,整个粤港的房价,都有看齐的趋势。 年轻人要从租小房间开始 记者:我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人,现在在深圳买房的话,近20年内就将背负很大压力,我肯定会选择去其它地方买房,深圳房地产还会有刚性需求吗? 徐滇庆:我跟你说,买不起房子是很普遍的,商品房的消费者本来就不应该是刚刚毕业的(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年轻人应该多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幻想一步登天,要从租小房间,甚至是租地下室开始,逐步改善。 到明年,肉价估计也不会降 记者:最近猪肉鸡蛋等都在涨价,牛肉面都在限价,是不是通货膨胀和泡沫? 徐滇庆:这个问题根本不用慌张,现在全社会600多种产品,570多种都是供过于求。猪肉价格上涨,是在通过市场机制为农民提高收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配资源,这正是市场经济的优势所在,最迟到明年,猪肉肯定供求平衡,但是肉价估计也不会降。 深圳房价暴涨背后有何秘密 18个月以来,深圳经历了一次没有前例的房价狂飙:平均房价从2005年的7000元/平方米上涨到接近16000元/平方米,仅今年头6个月,房价就上涨了50%。 利润高得让开发商不好意思 “现在楼盘的利润率已经高到让我们不好意思的程度了。”6月29日,一名开发商私下如是对南方周末记者坦承。 “如果说,2006年深圳楼市是疯狂,那么,今年则是癫狂。”6月22日,世华地产市场研究总监肖小平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她的记忆中,疯狂源自2005年下半年。 推力更多地来自深圳之外。2005年前后,“流动性过剩”成为描述中国宏观经济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它的意思是:钱太多了。这意味着,“留什么在手上都比留人民币好。”一名前地产中介说,从2005年开始,她替自己和几位无暇亲力亲为的朋友投资深圳房产,至今,获利数倍。 2005年7月,另一个大事件更将深圳人推向了投资一途——人民币开始汇率改革。“人民币一升值,我们就意识到,深圳将接过上海、北京的接力棒,成为房产投资的又一个资金洼地。房价上涨无可避免。”一名房地产策划师回忆道。 炒家控制近30%二手豪宅? 今年4月,深圳市社科院公布《深圳蓝皮书:中国深圳发展报告(2007)》称,去年置业者中有超过30%在取得产权证后半年内转手。 “炒家让一切都失去了平衡!看不懂,居然可以炒到这么高!”深圳规划局的一名官员直言。 而在中介圈内,一则传言广为流传:8000个炒家控制了深圳将近30%的二手豪宅。 目前的深圳楼市,租金已不足以支付利息,推动房价的原动力已主要是投机和转手。 “售租比(售价/月租)、房价与家庭年收入比两项指标都已经到达警戒线。总的来说,不乐观,有蛮大风险。”深圳发展银行住房与消费信贷部总经理柳博说。他们已经开始上调风险控制的尺度。 柳博问道:“有谁能保证,房价在未来没有20%的可能下跌三成?”到那时,房贷就已经不安全。他借用巴菲特的名句——只有在退潮时才能看得出谁在裸泳,“我希望那时我们都穿着衣服。” 地产商:明年年底前出清存货 许多人在准备衣服。一些炒房客也认为房价太高,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深圳看房团一批一批地拥向惠州、东莞、桂林、长沙、武汉等地,继续着淘金神话。 地产商们依旧在享受着楼盘的高价和抢购,依旧在以天价竞拍土地。但有的大地产公司已决定,在明年年底前出清存货,不论什么价格。 “下跌是一定的,也许就在明年,也许不那么快。”一名地产商私下坦言,他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为将要到来的寒冷期准备。“如果那个日子来了,很难有人逃得过”,他喃喃自语。 据《南方周末》报道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姜锵 罗灿 (除署名外) 图: CFP供图(资料图片) (来源:南方都市报) |
|【路桥隧】
( 湘ICP备16018960号-1 ) QQ群:
GMT+8, 2025-5-15 03: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