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运站方位图 铁路新客站全景效果图 铁路新客运站将成郑州“城市之门”,即将开建的郑州老火车站的西出口将成为“郑州的会客厅”。 昨日,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核心区(俗称郑州铁路新客运站)相关规划方案又交给专家组评审。与以往方案的粗略、原则性强相比,这次评审的方案更具体。 站房的鼎形设计、汽车站的布局、两条地铁的走向、城际轻轨的走向等,在这里都得以呈现。 地面停车层 地面停车层在现在的地面上,这一层主要用来布置停车场、公交站场、长途汽车场等。 地下地铁层 地下地铁层主要是供未来将建设的地铁1号线和4号线的乘客上下地铁,或转乘其他车辆用的。该层分为两层,东西走向的地铁1号线在地下约12米至18米处,地铁4号线在地下6米至12米处,就是说,4号线走在1号线之上。 站房分四层 按照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的设想,站房分为4大层,其中地下两层为地铁层、地面一层为停车层、地上二层为站台层、地上三层为高架候车层。 候车层 高架候车层位于站台层上面,距离地面19.25米,这层主要供乘客购票、候车等。乘客可以通过电梯或楼梯到达这一层,需要上火车时,直接坐电梯或走楼梯下到二层的站台层即可。 站台层 站台层是地上的第二层,底部距离地面约9.25米。这就是说,火车沿京广铁路客运专线到达站房时,不是走在地面上,而是走在架起来的一个层面上。在这一层,乘客可以上下火车,然后乘电梯或楼梯到地面一层坐其他车辆,也可以到地下层坐地铁。 火车站站房 “城市之门”外形像方鼎 (中南建筑设计院的设计方案) 火车站站房 就是乘客上下火车的那座大建筑物,它的形状既要符合当地的文化,又要具有较完备的功能。因此,这一建筑的设计在这一区域规划中的作用好比“龙头”。 郑州铁路新客运站的站房设计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负责,它离现在的火车站约11公里。 从功能定位上说,即将开建的郑州老火车站的西出口将成为“郑州的会客厅”,位于东区的铁路新客运站将是郑州的“城市之门”。 按照方案,铁路新客运站站房的外立面造型中有棱有角,呈倒棱柱形,包括青铜器——鼎的元素,又具有双连壶的结构,整个车站形象犹如一个抽象的方鼎。 东西广场 配套商业和生活设施 (夏邦杰建筑设计室、华南理工大学的设计方案) 一个新客运站的建设,必然需要办公、商业和生活设施相配套。按照规划,新客站东、西各有一个站前广场,西广场的西边界为东风东路,东广场的东边界为博学路。 负责此项任务的主要有两家设计单位:法国夏邦杰建筑设计室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夏邦杰建筑设计室的设计 整个站场及周围的地块由西向东主要分为三大块,依次为:西部商务区、客运站场区和东部CBD商务区。 如果再细分这一带地块功能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西广场周围会布置一些商务酒店、大型商场等,在最西端设计有一座“双子塔”式的建筑。这里的建筑主要是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 而东广场周围则会布置一些高档的写字楼、酒店式公寓,还可以布置一些信息产业、商住功能的建筑,这里主要面向白领阶层。 在东部CBD的最东端,也设计了一座“双子塔”式的连体建筑,与西端的那座“双子塔”遥相呼应。 华南理工大学的设计 这里将面向不同的消费者群,在不同地方形成多种商业模式。 他们建议以东南方的仓储物流用地作为支撑,在东广场建立大型批发购物中心,沿中轴线两侧布置小型商业场所作为补充,共同形成批发商业圈。 西广场将面向零散消费者,形成生活用品零售百货商业圈。最终的目标是在项目地区内形成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 汽车停车场 长途汽车可能主要走107国道 (东南大学的设计方案) 作为交通枢纽,铁路新客运站除了要方便火车停靠外,还要实现火车与长途汽车、公交车、出租车及社会车辆之间的换乘,以尽快将乘客载入或疏散。 这一项规划就是交通规划,由东南大学负责。 综合几种方案,设计单位重点考虑将长途车站放在站房下面靠近107国道西侧的位置,分南北两个区域,以便利用107国道快速疏散客流。而公交站和出租车、社会车辆站考虑布置在长途车站西侧。 还有一种方案比较“另类”,就是把长途汽车站布置在站房外侧的西北部,而把公交站和出租车、社会车辆停靠站布置在站房下面。这主要是通过七里河南路将客流分流出去,以减轻车站的压力。 地铁线 两条地铁与火车零换乘 (铁道部第四设计院的设计方案) 设想中的地铁1号线最迟于2013年通车,其余的2号至6号线也将于2030年前建成。 按照规划,在即将建设的新客站西侧,将有地铁1号线和4号线经过,其中1号线为东西向,4号线为南北向。 如何布置这两条线路,设计单位中国铁道部第四设计院提出了3种方案:两条地铁线在站房西侧相交;两条地铁线在站房下面相交;两条地铁线在站房下平行往东走。 由于前两种方案都存在着两条地铁线相交叉,设计单位建议在相交处,1号地铁线走下面,4号线走上面。 设计单位在比较后说,第一种方案相对实用,建设规模也较小,但3种方案都各有利弊。 城际轻轨 2015年开建郑汴轻轨 (铁道部第三设计院的设计方案) 按照规划,2030年以前,即未来20多年时间内,中原城市群内的9座城市(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济源、平顶山、许昌、漯河)之间都要建成城际轨道交通,即城市之间的轻轨。 而近期的建设目标是,2015年左右,郑州将开建郑州至开封、郑州至新郑机场的城际轨道交通,即俗称的城际轻轨。 这一项规划由铁道部第三设计院负责。郑州至新郑机场轨道交通的路线设想为,从郑州出发,沿东风东路南下,下穿陇海铁路,再沿经开第八大街向南,之后与京广客运专线平行向南到新郑机场区域,最后到达机场。 终期评审 东西广场 今日定终身 昨天交专家组评审的方案主要包括两大项: 第一项是这一区域内的交通规划,包括站房设计、停车场布置、地铁走向、城际轻轨的布局及路网规划等,本次是中期评审。 今天,专家们将对其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方案。之后,新修改的方案还将再一次交专家组评审,才能终期评审。 第二项是这一区域内的城市设计,即火车站东、西两个广场及地下空间的商业布局。昨天,专家听取了汇报,今天将比较两家的方案,投票选出最优方案。这次评审后修改的方案将是最终方案。 107国道还将东迁 昨日的评审会上,不少专家提出,如果铁路新客运站建成后,其客流的疏散也依托107国道,将大大加重107国道的交通压力。 对此,郑州市交通局负责人表示,107国道还将东迁,放到京港澳高速东部,届时现在的107国道将成为郑州市的一条城市主干道。 (商报记者王海科/文王伟宾/制图) 责任编辑:吴勇 |
|【路桥隧】
( 湘ICP备16018960号-1 ) QQ群:
GMT+8, 2025-5-15 02: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