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路桥隧 - 免费·分享·共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庄台人的心里很安定(图)

2007-7-14 07: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71| 评论: 0|原作者: 网友搜集|来自: 中国青年报

  7月以来的又一场大洪水,使淮河流域陆续启用的一个个行蓄洪区以及其中的一个个庄台的名字,突然间变得让灾区外的人也都耳熟能详。

  庄台,一个外人一向陌生的字眼,指的是淮河流域独有的一种类似“小岛”的防洪工程。

  在行蓄洪区内,人工垒起一些台基,或以天然高地为基座,再将村庄建于其上,就成了庄台。大的庄台,能住上千口人。小的庄台,仅容200人居住,相当于一个自然村的建制。

  汪洋中,有200多个孤岛

  在不发大水的平时,位于蓄洪区内的各庄台之间有道路相通,路边是良田万顷。一旦暴雨成灾而开闸行蓄洪,良田顿成泽国,一个个凸出水面的庄台,即成为汪洋中的一个个孤岛。

  7月10日蒙洼蓄洪区启用之后,目前安徽、河南两省共有8个启用的行蓄洪区。其中有200多个孤岛般的庄台,居住着对外隔绝的数万灾民。据记者了解,仅安徽省阜南县蒙洼一个蓄洪区内,就有77个孤立的庄台,近万人被困其上,交通完全被大水阻断。

  这是一个最受灾区内外关注的人群。

  水后第三天,粮菜车开进庄台

  7月13日早晨7时许,在淮河水位下降、王家坝闸关闸停止泄洪之后,被洪水围困了近3天的解放庄台与淮河大堤联系的道路终于露出水面。

  解放庄台,因在全国解放时整修完成而得名,是蒙洼蓄洪区内最大的庄台之一。

  在连续两天用小划子和冲锋舟艰难地送米面和粮油之后,阜南县商务系统终于组成车队给这个孤岛上的千余百姓送来了新鲜而且便宜的蔬菜和生活日用品。

  一斤土豆八角钱,一把精致的牙刷五角钱……

  县粮食局采用小麦与米面对价交换的方式,将灾民家里已收的多余小麦全部兑换成急需的米面。短短两个小时,几部小四轮就装了近两吨小麦。

  对外隔绝3天的百姓们,脸上显现着由衷的喜悦和兴奋。老人、小孩奔走相告,连几条小狗也在人群中穿来钻去。

  74岁的老汉高建国说:“我们心里感觉甜滋滋的。”

  今天的庄台,已非昔日模样

  尽管现在已经很难考证,淮河两岸究竟何时有了庄台的雏形,何时有人开始在庄台上居住,但在庄台的形成发展史中,人们以往的共识很自然地就是“水进人退”——原住民每每被洪水逼迫着一再迁往高处。

  但经过新中国几十年间的逐年建设积累,到上世纪末,今日庄台的规模建制已基本成型。

  政府的规划、组织和投入,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一是在庄台四周修筑坚固的石头和水泥护坡,从而基本杜绝了大滑坡现象。

  二是连接庄台的道路修建标准远远高于一般的村级公路,以利于洪水来临之际迅速的撤退逃生。

  三是在海拔30多米的每个高台上都投资几十万元打出深达百余米的机井,一举解决了庄台的用水问题,使庄台逐渐掀开了人群固定居住的全新一页。

  建国以来几十年庄台的发展史,应当是辛酸味逐渐消退,而甜美、平稳的生活日益与普通百姓接近的历史。

  两个新故事,一桩旧心愿

  7月10日中午12时开闸蓄洪前后发生在解放庄台的两个故事,现正在当地内外广泛流传。

  7月10日中午11时,离开闸蓄洪只有1个小时了,张大爷养在蓄洪区内的40头波尔山羊(价值约两万元)还在放牧。但张大爷想用来运羊群的小四轮这时突然坏了,是靠着驻村干部马峰的紧急协调,从4户农民家中紧急调运4部小四轮,才将张大爷这一年的心血保住。

  7月12日,在被水围困的第三天,郎大叔家从蓄洪区抢收的300多斤毛豆眼看就要烂掉,是部队战士和驻村干部紧急协调船只,用仅有的一条运货船将这批毛豆及时运出出售,让郎大叔少受了一分损失。

  今年淮河来的水大,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大的。但蓄洪区里的百姓是多少年来最安定的,转移上庄台是安定而有备的,庄台上的生活是安定而有序的,庄台人的心里是安定而有谱的。

  当然,种种安定之中仍掩不住平日深埋在庄台人心底的一丝酸楚。

  几天来,已和记者结成患难之谊的小张,一个朴实憨厚的小伙子,终于跟记者说出一番深藏的心事:庄台上的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但要招来“岗区”的媳妇上门,现在还是难上加难。

  岗区人家没有水患,相比起来生活当然更加平稳富足。因此,即使岗区的姑娘看上了庄台的小伙,姑娘的父母也总是坚决不同意,理由很简单也很充足:不愿让女儿到“灾区”受罪。

  现在,此地小媳妇们的来源,除了“本台”,就是远近的小庄台。小庄台的姑娘嫁过来,算是到了大地方,不算吃亏。

  当然,也有岗区姑娘偶然“屈嫁”的例子,但其结局更其不堪:一遇洪水或家中发生变故,媳妇会抛下几岁的孩子远走高飞。

  让这仍在延续的辛酸史尽快结束,是小张这些庄台青年现在最大的心愿。本报安徽阜阳7月13日电

  照片:7月13日,安徽阜阳,迎南村灾民安置点,一群小朋友在跳皮筋。项春雷摄

  

最新评论

QQ|【路桥隧】 ( 湘ICP备16018960号-1 )  QQ群:【路桥吾爱-lq52.com】

GMT+8, 2025-5-15 06: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