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防汛形势依然吃紧 国家防总要求强化淮河干流退水期间河堤防守工作确保大堤安全 【综合新华社7月13日电】记者13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13日3时,淮河干流洪峰平稳通过安徽蚌埠吴家渡水文站,洪峰水位21.06米,超过警戒水位0.76米。目前淮河干流水位全线回落,但仍处于高水位状态,超警幅度为2.94米至0.71米。 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为进一步减轻淮河干支流防守压力,继启用蒙洼、老王坡等7个行蓄洪区行蓄洪水后,12日18时,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按照防汛抗旱预案规定下令启用了淮南市石姚段行洪区行洪。 程殿龙说,针对退水阶段堤防易出险的特点,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13日向淮河防总及沿淮三省防指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强化巡堤查险和险情抢护,切实做好退水期间的淮河堤防防守工作,确保堤防安全。 皖541万余亩农作物绝收 安徽省民政厅12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安徽省洪涝灾害造成1878.87万亩农作物受灾,其中541.12万亩农作物绝收,农业损失44.14亿元。 记者13日从淮河防总获悉,目前淮河尚未出现重大水污染事故。淮河防总通过在汛期增加监测频次,及时与流域各省沟通监测信息等措施,加强汛期淮河水污染联防工作。 记者从安徽省卫生厅了解到,在安徽省发生洪涝灾害后,安徽省各级卫生部门已紧急向灾区派出了1000多支流动医疗、防疫小分队,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健康。 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安徽灾区目前已接受中央和安徽省政府救灾拨款近5000万元,其中中央下拨应急款4400万元,安徽省民政厅会同财政厅下拨应急救灾款530万元。 12日,安徽省政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当前灾区群众生活安置工作,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 受灾地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紧急抢救转移被水围困群众,以投亲靠友为主,同时通过借住公房、搭建救灾帐篷等措施,紧急转移安置44.65万人。 淮河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记者从江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由于近期淮河流域基本无雨,13日淮河干流水位开始转退,但洪泽湖水位仍居高不下,淮河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洪泽湖泄洪通道全力泄洪,加之淮河中游7个行蓄洪区的运用,13日淮河干流水位全线转退。截至17时,金湖水位为11.53米,较12日下降0.01米;里下河地区退水速度加快,兴化水位2.86米,较12日回落0.16米。而预计13日到达江苏的干流洪峰,也于途中平缓,从上午10时至记者发稿,盱眙站水位停止上涨,保持在15.37米,高出警戒水位0.87米。 江苏省防指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入海、入江、灌溉总渠、分淮入沂4个行洪通道都在全力泄洪。如果后期没有雨情,淮河汛情将逐渐趋缓,但大流量、高水位的情况仍将维持较长时间,防汛压力依然很大。交通部紧急部署防汛抗洪记者13日从交通部获悉,交通部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交通部门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通知要求,交通系统各单位要加强对抗洪救灾的组织领导,要把抗洪救灾的责任贯彻到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全过程。各单位要严肃防汛纪律,对因渎职失职和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 通知要求,落实预案,做好汛情预警工作。交通系统各单位要贯彻落实各类应急预案,保证防汛抗洪按照应急预案有序进行。一旦发生险情和灾害,要迅速向地方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报告,并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好汛期抗洪救灾工作。 另外,要排查隐患,保障各类设施安全。加强监控,保障海上和内河航行安全。储备应急物资,做好水毁交通的保畅抢通。 |
|【路桥隧】
( 湘ICP备16018960号-1 ) QQ群:
GMT+8, 2025-5-15 06: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