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执行主编吴思在公众论坛上分析暴力集团收入来源和分配方式 历史进程中充斥着潜规则 本报讯(记者田霜月 实习生彭枫)在昨日的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上,《炎黄春秋》执行主编吴思以讲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分析,在中国历史发展演进中,都不可或缺地充斥了血酬定律与潜规则。 公众论坛是由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联主办,本报承办的公益性论坛。昨日的主讲嘉宾吴思用一个故事来开始他的演讲,分析暴力集团的收入来源和他们的分配方式,也就是所谓的“血酬定律”。1913年,四川广汉县有5帮土匪,拦路抢劫,几乎没有人能够平安地走过这条川陕大道。最后的结果是大路没有人走了,土匪也没有饭吃了。 这5帮土匪在一起开了一个会,认为不能这样抢下去。最后达成一个协议,5帮土匪实行分段“责任制”,比如说那一段路有一百里,每一帮土匪负责20里,这20里之内你在入口处立一个收费站,收了一次费之后,这20里之内的安全由你负责,而且保证不重复收费,到了第二个收费站再收。收费多少呢?空手通过收5毛钱,包袱客,就是小商小贩,带货物的,收一块钱。“当时的一个现大洋大概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35块钱人民币,空手的大概收十七八块钱,跟现在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标准差不多。” 很快这些政策就见了成效,川陕大道渐渐有了人烟,土匪也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土匪们就把这个政策推广到广汉县。广汉县境内由于连年军阀混战还有土匪,广汉县当地农民种地,种的庄稼可能会被人抢走,连人都可能被抢走,这样一来没有人种地了。土匪也开了一个会定了一个政策,请农民们回来种地,并且保证这一亩地只收你一斗谷。当时在成都平原上大概每亩低的产量有两担,一斗谷意味着只收5%的税。吴思认为,有些地方在税收方面,连只收5%都做不到。吴思说:前几年党中央反复强调,收农民的税费不能超过5%,但我在下面调查时发现,有些地方竟收到20%。” 图: 《炎黄春秋》执行主编吴思。本报记者 许冰 摄 (来源:南方都市报) |
|【路桥隧】
( 湘ICP备16018960号-1 ) QQ群:
GMT+8, 2025-5-15 15: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