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看出行 “在经济还比较好一点的珠三角,河流纵横,水网交织,星罗棋布的渡口把公路分成无数小段,公路交通要靠渡船摆渡汽车过河,快速的公路交通与缓慢的渡船摆渡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广深、广珠、广湛等主要公路渡口多,等级低,塞车现象非常突出。如果遇上台风、暴雨、大雾天气,车辆等候过渡往往要排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长龙,一等就是大半天,旅客、司机叫苦连天。”(2002年10月2日《羊城晚报》)如今,随着高速公路的越建越多,广东越变越“小”。以下一系列的数字,或许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南粤大地的动脉扩张: ———截至去年,全省建成高速公路达3340公里。“十五”期间,新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里程近2000公里,是“九五”以前高速公路建设里程总和的1.6倍! ———1981年,广东交通部门率先提出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设想,并在全国开创了“以桥养桥,以路养路”的先河。 ———1984年1月1日,广深线东莞中堂大桥建成通车并投入使用,一举成为全国首个路桥收费站。 ———1989年开通的广州至佛山15.7公里的广佛高速公路,拉开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 ———到1993年,广东省新建公路首次突破万字大关,达11671公里,为建国以来新建公路成绩最辉煌的一年。至此,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67554公里,每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已达到38公里,成为全国公路密度最大的省份。 (编辑:Robby) |
|【路桥隧】
( 湘ICP备16018960号-1 ) QQ群:
GMT+8, 2025-5-18 16: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