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子公交枢纽站综合开发工程设计效果图。 本报资料图片 兰州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昨通过专家评审分近中远三期进行建设本报讯 (记者李国林)随着兰州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机动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道路交通拥挤正从城市中心区向外围地区蔓延,城市交通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此种背景下,兰州市建委委托兰州交通大学和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兰州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日前应运而生。9月19日,该《规划》顺利地通过了兰州市相关部门为其组织的专家评审会。 规划覆盖兰州五区三县 据介绍,兰州市五区三县全部纳入了此次专项规划的范围,根据预测,在本次兰州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年限内,近期、中期、远期的公交日出行量将分别达到115万人次、150万人次和195万人次左右。近期为满足市民的不同出行需求,应积极发展新型公共汽车、空调公共汽车、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等公交客运方式,力争到2010年,使公共交通承担的出行量占居民出行总量的比重由现在的22%提高到28%—31%;公交平均运送速度达到18公里/小时,公交车拥有率达到11标台/万人—12标台/万人。 近期:六干道设置公交专线 近期(2007-2010年)公交线网规划为,在兰州市西津路、临夏路、中山路、庆阳路、东岗西路、天水南路等6条东西干道设置公交专用道;优选6条公交精品线路(1路、4路、102路、103路、106路、116路),采用18米大通道车,车内每侧只设单排座位,单车容量可达到150人-180人,缩短线路发车时间间隔,只允许在较大的中间站点停靠,车辆行驶于公交专用道上。为方便中小学生乘车,可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开通学生公交专车。在兰州剧院北行站、小西湖西行站、邮电大楼东行站、广场东口西行站等站点建设公交港湾式停靠站。 开通东岗快速客运站至和平新区的151路线、刘家堡至西固城的152路线、土门墩至植物园的153路线、东岗快速客运站至火车站的154路线、东部市场至孙家台的155路线。 近期公交线网规划还对兰州红古区及三县公交线网进行了规划,设计了17条线路,分别由兰州城区开往三县县城及三县县城开往海石湾、中川、青城、兴隆山、什川、甘草店等镇。 中期:开通轨道交通线路 中期(2011年-2015年)开通轨道交通线路,基本形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主体,中小巴、出租汽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力争到2015年,使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2%-36%。 中期公交线网规划为,开通甘肃联合大学至雁滩枢纽站的181路线、污水处理厂至兰州雁滩枢纽站的182路线、东岗快速客运站至和平新区的183路线、小西湖至彭家坪的184路线、秀川新村至范家坪的185路线、西站至彭家坪的186路线、刘家堡至西固城的187路线、土门墩至植物园的188路线、北园至雁滩枢纽站的189路线、东岗快速客运站至火车站的190路线、汽车北站至九州的191路线等11条线路。 南山快速路和北山快速路建好以后,可以考虑开通城关至西固、城关至安宁的大站快速公交。同时,沿新城区外围规划一条有轨电车环线,全长约16公里,中期公交线网规划开通常规电车线路,远期规划条件成熟时开通有轨电车线路。 在兰州木器厂东、西行站,兰石厂西行站,秀川新村东、西行站等站点建设公交港湾式停靠站。 远期:轨道交通分担客流 远期(2016年—2020年)轨道交通线路成网,形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主体,中小巴、出租汽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力争到2020年,使公共交通分担率达38%—40%。根据《规划》,估计2020年轨道交通投入使用以后,轨道交通将承担公交客流的25%。 轨道交通线路主要考虑布设在东西向的“客运走廊”,分三期实施。 一期:首先建设西站—东岗镇一线,沿途经过七里河、小西湖、西关什字、南关什字、东方红广场、盘旋路、甘肃省人民医院、东部批发市场、鱼池口批发市场、东岗镇;然后建设兰州火车站—盘旋路一线。 二期分三步建设:首先建西站—刘家堡—沙井驿段,沿途主要经过黄河市场、培黎广场、政法学院、费家营、黄家滩、齿轮厂;然后再建西站—寺儿沟段,沿途主要经过土门墩、秀川、深沟桥、西固区医院、天鹅湖;最后是东岗镇—和平镇段。 三期:先建和平镇—定远镇段;最后延伸寺儿沟—新城—海石湾段。 |
|【路桥隧】
( 湘ICP备16018960号-1 ) QQ群:
GMT+8, 2025-5-19 20: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