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有关部门正在统计无车日当天的空气指数如何好转,噪音如何减少时,老百姓却对此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不许用车,交的养路费怎么算?人人都坐公交车,岂不是更加拥挤……尤其是昆明的月月都有无车日,更被部分市民视为作秀。 其实,无车日活动的深层次意义在于通过宣扬理念,来号召每个人参与环保。如何让无车日的精神得到有效传承,如何直面汽车社会的诸多难题,寄托在寥寥几天无车日上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当前的资源问题、环保问题和拥堵问题,不只是有车一族所造成的。 昆明近年来一直被交通拥堵困扰,主干道最多时近80%的路口拥堵,平均车速仅为10—21公里。 今年9月22日起步的“无车日”,让昆明市政府看到了希望。当天,环境监测部门监测到:昆明的汽车尾气排放相关的主要污染物指标明显下降,其中碳氢化合物下降55.9%,二氧化氮下降45.1%;噪音下降约2.6个分贝;车辆数约少了41%。 于是,10月24日昆明市政府以公告形式规定:从10月27日开始,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都是昆明“城市无车日”。时间为9点至19点,共10小时,主城一环内只对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特种车辆及其他公共交通车开放。全市各级各部门公车一律封存。“每月一次‘无车日’是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昆明市代市长张祖林说。然而,“无车日”关系到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自然会有不同的声音。 声音一:侵犯私有财产使用权 第一种声音,是对“无车日”心存疑虑。买车两年的车主张云说,昆明市政府定下“无车日”有法律依据吗?“无车日”是否侵犯了公民对合法私有财产的使用权? 声音二:要求退还12天养路费 张云还担心:如果车主不听劝阻,交警有法律依据罚款吗?银行职员李航宇则说:“养路费我可是交了整整一年,政府规定我有12天不能开车上路,是不是该把多余的钱退给我?” 声音三:出行不便生活成本增加 昆明市民薛嘉说,自己做服装生意得靠汽车送货,打车成本太高,“我做生意可是生计问题啊”。市民王女士则说:“周末我给孩子报了绘画班。无车日出租车又难打,不能开车又太不方便。”市民许伟则反问道:“‘无车日’给个人出行和整个社会增加了那么多成本,但到底有多大作用?我不看好。”还有市民问:“市政府不是在作秀吧?每月搞一次‘无车日’交通就能不拥堵了,就能节能减排了?” 声音四:只是形式 每月一天太频繁 “频率太高了吧……”乍一听说,昆明每个月都要搞无车日,在昆明某媒体工作的汪先生连声说。汪先生认为,无车日只是个教育市民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的形式,法国和部分欧盟国家开始出现退出无车日活动的情况。“难道限制了机动车,把道路让给市民就能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汪先生说。 |
|【路桥隧】
( 湘ICP备16018960号-1 ) QQ群:
GMT+8, 2025-5-21 04: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