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路桥隧 - 免费·分享·共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三江速度”怎样炼成

2009-5-9 14:2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51| 评论: 0|原作者: 网友搜集|来自: 南方日报

  

“三江速度”怎样炼成
汶川三江乡,惠州援建工作组全家福。单波摄

  半山的供水厂春节前就完工、羌臧风情的三江小学4月已经复课、1万平方米的藏家风情园刚刚竣工……今天,在汶川灾区,三江乡“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暨23项民心工程落成典礼”将隆重举行。

  从去年8月初赴任,短短9个月间,惠州援建组重建工作完成量超过85%,成为汶川灾区第一个全面完成社会事业项目的乡镇,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为5·12地震一周年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整乡推进、基本完成重建任务”的典范。

  在四川灾区的各地援建组中,惠州远不算“财大气粗”,援建的三江乡又是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为何能“先拔头筹”,第一个基本完成重建任务?“三江速度”或者说“惠州援建速度”是怎样炼成的?

  道“规划最关键,我们不搞大拆大建。”惠州援建组组长范中杰说。援建初期有人提出灾区农房要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他却顶住压力唱反调。

  上月底见到范中杰的时候,这位43岁的惠州援建组组长正搬着个小板凳,坐在三江乡口的“藏家风情园”工地对面的斜坡上盯着工程进度,纠正一些安全隐患。这一坐,就是两个小时。

  认识老范的人都说,他从心理学学士念到社会学博士,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很有“大局观”。他个头不高,喜欢背着双手在工地转悠,自称他理解的“大局”即“道”,其实也就是“客观规律”。说白了,就是“道法自然”,不折腾。

  “规划最关键,我们不搞大拆大建。”范中杰说。援建初期有人提出灾区农房要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他却顶住压力唱反调,提出“抓住场镇,放开农村”。

  理由很朴实:三江乡山地多、人分散,多数农民的自耕地就在自家房子附近,如果硬要折腾他们下山统一建房,耕作、生活反而不方便,拆迁还要花费巨大。所以不如顺应民意,在确保地质安全前提下原址复建,公路沿线建砖框结构,高半山建木结构房,非常牢固。5月12日前,三江乡1070户受灾家庭将搬入新居。

  “我们也有样本工程!”范中杰笑说,解决了农房重建,他们可以集中精力搞民心工程。2500万元建起宽敞坚固的三江小学,9个风情各异的村民活动中心、卫生院、自来水厂、客运站……

  惠州工作组带来的不仅是速度,还有产业的提升。规划提出建设“三江乡水乡藏寨”,将旅游产业定位为三江乡未来的支柱产业。工作组已启动了盘龙前景区、民俗步行街、土司文化等旅游项目建设,还吸引到了投资7000万元的星级酒店项目。

  在广东生活了21年的老范,深谙“务实之道”。一个例证,春节前阿坝州要求各地拿40万元出来搞联欢晚会,老范却把这笔钱变成了每户一个大礼包,白酒、糖果、花生、春联……年货全都齐了,三江百姓都得到实惠。

  早惠州援建组副组长马成辉说,工程从去年9月开始奠基,10月开工,大年初一都没停工,实现了“不停工待料,不窝工等人”。

  走进惠州援川工作组的营地,一个简单的震后余生的农家住房,迎面而来的是一大片工程进度表,每天施工计划和实际进度都详细列明,“一日一例会”,延误的要罚款。

  “我们确实是抓了一个’早’字!”惠州援建组副组长马成辉说,工程从去年9月开始奠基,10月开工,大年初一都没停工,实现了“不停工待料,不窝工等人”。

  为了加强工程管理的预见性,惠州工作组成立了“三江乡选材用材工作小组”,狠抓“三备”,即备人、备料、备机械这三个工程建设关键点。比如今年1月四川施工高峰期,红砖、水泥、砂石等材料缺货,红砖价格飞涨到6角多钱1块,但三江拿的价还是4角多,关键就是早备工,去年11月就与四川、广东、陕西、河南等省的生产厂商联系,确定价格。

  建得这么快,工程质量如何保证?范中杰说,基本技术性指标绝不能放松。比如混凝土凝固期要7天,桥梁浇注要12—15天,一天都不能少。学校、医院、自来水厂为8级抗震9度设防。

  和去年过冬,细心的工作组为4233名三江群众按身高、体型量身定做了两件新冬衣,为小学每位学生量身定做了两套新校服。这让当地百姓颇为感动。

  走上三江街道,老乡们亲切地和范中杰聊起家常。记者采访当天恰逢援建组员侯瑜生日,三江小学的几个孩子晚上自发给他戴上鲜花环,送上“蛋糕画”。

  “我们跟当地党委政府是‘两套人马一条心’。”范中杰说,前方遇到困难矛盾大家一起克服,不推脱,不埋怨。后方,惠州市市委书记黄业斌、市长李汝求都给予很大支持。

  被老范称为“陈师哥”的三江乡党委书记陈劲斌说,他们抓拆迁、修路这些涉及当地民众利益的问题,容易协调。惠州援建组专心搞民生工程重建,配合非常好。4月20日,三江小学复课,第一次升国旗,他们和惠州工作组的人都流下了眼泪。本报特派记者陈枫

  三江乡,9个惠州汉子

  “人和是最重要的!”范中杰对他的团队非常赞许。上图从左至右分别为:

  “冲锋队长”钟武,去年参加完第一批公安援川特遣队后留下。为了自来水厂在春节前竣工,他在高山忍受鹅毛大雪的严寒,半夜跟工人一起施工。

  “劳模”马成辉,他是惠州市公路局副局长,援藏回来又援川。

  “80后志愿者”单波,今年2月遇到惠州市慰问团,与教育局的女孩刘苗一见钟情,援建让他收获了爱情。

  “老范”范中杰,43岁的他前21年在四川故乡度过,后21年在广东读书工作。去年他连夜创作了两首抗震救灾励志歌曲《老乡,不要怕》、《孩子,孩子,你别哭》,各大网站点击率达几十万,非常红火。

  “忠孝难两全”黄进锋,他是惠州市龙门县副处级干部,今年3月份,老母亲不幸去世,他不能见最后一面,回家呆了几天办完丧事,又回到三江工作前线。

  “监工”侯瑜,他是惠州规划建设局工作人员,半夜常蹲在工地监督施工质量。

  “团干”林舜谦,新婚不久离家,大年初一守在三江抓施工。

  “老师傅”李少华,他是司机兼出纳,善于在破碎山路间穿行自如。

  “80后帅哥”陈聪,他是惠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新婚不久就奔赴前线。

最新评论

QQ|【路桥隧】 ( 湘ICP备16018960号-1 )  QQ群:【路桥吾爱-lq52.com】

GMT+8, 2025-5-15 19: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