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路桥隧 - 免费·分享·共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生态城步

2009-6-12 16:4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33| 评论: 0|原作者: 网友搜集|来自: 红网

  最近,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我围绕城步如何发展的问题深入实际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并就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步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一番思考。

  一、建设生态城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城步虽然经济不发达但资源丰富,虽然工业化水平低但生态良好。城步地处湘西南边陲,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全县草山、森林、水能、旅游等资源丰富。草山面积达138万亩,有被誉为南方“呼伦贝尔”的南山牧场。森林面积3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林木蓄积量达800万立方米居全省第六位,拥有楠竹4050万根,是湖南省重要楠竹生产基地。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水能、风能理论蕴藏量达60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达50多万千瓦。境内有南山草原风光、长安营民俗风情、白云洞和白云湖休闲、十万古田和两江峡谷原始生态、沙角洞银杉森林公园五大特色景区,是一个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天然氧吧”。良好的生态资源,成为城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与基础前提。长期以来,城步为加快脱贫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区位优势的不明显,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成为加快发展的最大制约。在发展方式日益集约化,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大中城市集聚的今天,作为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单纯依靠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依靠招商引资加大建设投入来拉动经济的增长,面临的制约因素已经不容回避。因此,要在新形势下实现城步的跨越发展,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所处的大环境,深刻转变发展思路,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的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着力把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生态建设成为加快城步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平台。

   二、建设生态城步需要转变发展观念

  

  转变经济发展观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生态城步的重要举措。思路决定出路。只有以正确的发展思路,才能凝聚人心与力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城步实际的发展道路,确立了“奶业兴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的发展战略。事实证明,这一发展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但进入新时期,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践,又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的意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立足城步的基本县情和生态优势,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坚持在综合循环利用资源中谋求又好又快发展,在保护建设生态环境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生态建设的要求,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一是加速农业结构调整。按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延季蔬菜,全面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和产品包装上市,努力扩大销售总量,提高市场占有量。同时进一步扩大优质稻的种植范围,提高单位面积亩产量。二是加速工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鼓励亚华南山、科源制药、雪峰果业、三和木业、林宏木业等龙头骨干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开发新型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合理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园区内林产加工和绿色食品加工两大产业集聚,努力形成林产加工集群和绿色食品加工集群,提升整体实力,实现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是加速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业。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县城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城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只有大力推广和运用科技,才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是要以产业升级引导科技创新。围绕奶业、竹木业、蔬菜业发展,着力提升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大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力度,促进传统产业的换代升级。二是要以扩大开放促进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发展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学习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成就。三是要以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科技创新。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不断壮大我县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坚持产业聚才、项目引才、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智并举,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引进各类人才。

  三、建设生态城步关键是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城步关键在于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具体来说就是要着力做好“加减乘法”。

  “加法”,就是增强观念,增加设施,加大投入。着力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充分整合环境教育资源,利用多种形式,动员全县机关、学校、企业、村(居)、社区等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切实扭转环保过程中部分单位和个人事不关已、积极主动性不高的不良作风;以建设节约型机关、开展“绿色学校”、“绿色村(居)、社区”等创建活动为契机,大力倡导环保节约。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监督”的方法,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在城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大型垃圾处理厂,收集和处理工业、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工业企业提供贷款、补贴,加大环保设备的建设和废旧设备的改造。加大对工业企业周边环境的测评,切实加强环境监督体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对农村环保设施建设。

  “减法”,就是减少污染,减少排放,减少砍伐。严格实施企业排污许可,把排污许可证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备条件,没有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一律不得向外排污或开工生产;对没有按标准建成污染物处理设备,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要予以停业整顿,特别是对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和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强制关停。同时,严格执行《森林法》,减少砍伐指标,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偷盗树木、烧山毁林等违法犯罪行为,促进林业与环境平衡发展。

  “乘法”,就是提高科技含量,发挥乘数效应。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城步实际,把绿色食品、生态旅游、风电、水电开发、竹木加工作为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大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应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的乘数效应。同时加强城北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化产业配套,拉长竹木加工和食品加工两大产业链条,促使两大产业加快集聚,逐步减少“散、乱、小”型企业,消除这些企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建设生态城步重点要做强四大产业

  

  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把基础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切实提高产业的规模效益、竞争能力和带动作用。一是要着力推进乳品工业良性发展。在乳业发展中要始终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按照“立足生态、着眼经济、全面建设、循环开发”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高循环、高效率的发展模式,推进乳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科技创新发展导向。鼓励、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开发体系,加强新工艺、新品种、新产品的研发,不断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要狠抓产业基地建设。要把基地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合理布局、市场运作、规模开发”的原则,突出发展一批奶牛养殖专业乡镇、专业村和养殖大户,努力推进产业基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促进奶业基地迅速发展。二是要着力推进林产工业持续发展。城步是湖南省的重点林区县和全国速生丰产林商品材基地县,森林覆盖率达67.9%,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要始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高效林业发展之路,积极打造竹木开发示范点和加工基地,构建基地生产与企业加工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楠竹、松杉等速生丰产高效林种,着重提高竹木基地规模,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另一方面,突出扶强竹木加工龙头企业,组建林产加工集团,打造竹木产品知名品牌,从而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开发,基地发展促进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规划建设,增加自然保护小区数量和规模,加强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促进了产业开发体系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齐头并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要着力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资源是我县的主要优势资源,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活县战略,全力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要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通过山歌节、文体赛事、民俗节庆等活动,提高旅游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与周边龙胜温泉、武冈云山、新宁崀山、通道皇都等地联系,实现我县旅游线路与省内外精品线路对接,形成互惠共赢的发展格局。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老山界红色旅游、桃林、大寨乡村旅游规划,推进城贝公路、茅黄公路等重要旅游公路的改造建设,,加强旅游接待服务标准化设施建设,加快建成几家星级宾馆和上档次的娱乐消费场所。要打造民族旅游特色文化,组建县民族歌舞团和民俗博物馆,加快清溪古民居和杨家将文化艺术之乡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步伐,着力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形成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互促、互补、互兴的格局。四是要着力推进延季蔬菜业健康发展。近年来,通过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延季蔬菜产业已成为城步农村经济的一个崭新亮点,全县延季蔬菜种植面积扩展到近3万亩,实现产值超过2亿元。以西红柿为主的延季蔬菜获国家工商局注册的“绿色商标”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品牌,“南山顶”番茄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城步被评为“全省放心菜生产基地”,被农业部认定为番茄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投资1.5亿元的十万古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冷藏保鲜库和年产一万吨番茄酱加工生产线建设步伐,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科研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妥善解决延季蔬菜规模扩大而种植户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拉长延季蔬菜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小蔬菜真正成为苗乡经济增长的大产业。

  (作者系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 )

稿源:红网 作者:陈秋良

最新评论

QQ|【路桥隧】 ( 湘ICP备16018960号-1 )  QQ群:【路桥吾爱-lq52.com】

GMT+8, 2025-5-14 16: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