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如松 孙乐明 今天上午,参加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的委员们,在审议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时,纷纷表示,这个报告概括了海南近两年来农垦改革的思路和成果,在民生、社会职能剥离、产业的发展等方面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曾经一度黯然的农垦正逐步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以空前规模和力度实施民生计划 海南农垦将改善民生作为改革与发展的基石,从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以空前规模和力度,实施一系列民生计划,取得明显成效。 从2007年10月开始,海南农垦用一年多时间全部完成了最后41个农场的电网改造。参加本次会议的省农垦总局局长王一新说:“农场电网改造,让31万农垦职工群众用电从原来平均每度1.28元降到0.6元,仅此一项每年就可节省电费1.77亿元。” 垦区原有36万人长期饮用地表水、含氟水、苦碱水,占全省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50%。一年多来,海南农垦集中实施了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到今年6月底,全部解决了职工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 职工住房困难一直是海南农垦民生欠账最突出的问题,在许多农场连队,职工仍然居住在1970年代建的兵营式住房中。王一新表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解决好垦区职工住房困难的问题。” 省农垦总局计划用3至5年时间,让职工都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产权房。去年开工建设3万套,竣工1.42万套,今年正在建设4.667万套。进度最快的岭门农场,仅用1年多时间,就完成1600多套危房户改造及无房户住房建设,其中少数民族茅草房改造175套。 在2008年修建公路1919公里的基础上,垦区今年又修路1500公里,农场交通面貌大为改善,大部分连队实现道路硬化。 在谈到解决农垦退场队民生问题中,王一新告诉记者:“退场队群众虽然退出农垦,但还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职工一样看待,挤出资金,解决困难,要做‘春风化雨’的工作。”通过帮助退场队解决饮水、用电和通村公路等问题,今年橡胶开割后垦区的稳定工作,比往年明显好转。 剥离职能把农垦建成现代企业集团 叶保存委员认为,一年多来,海南农垦在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次改革的力度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成果是明显的。 农垦改革,首先要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用5年时间,过渡完成政府社会职能分离,把农垦建成一个现代企业集团。 王一新说,为了加快推进海南农垦政企分开、社企分离,海南农垦积极与省政府相关部门对接,通过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职能移交工作进展顺利。40多万居民已在去年7月前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9万退休人员的社保移交工作已在去年底全面完成。海南农垦中小学校移交属地管理已开始收尾。此外,还顺利实现海胶集团各基地分公司与存续农场在资产、人员、机构、业务上的分离,为海胶集团上市打好基础。 王一新还透露,海胶集团上市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8月份可递交上市申请。 用市场理念改造农垦体制 王一新表示,农垦依靠自己的优势资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先后组建了林产、地产、畜牧、物流和现代农业加工贸易等新的产业集团,努力把农垦从单纯生产橡胶向更广的领域拓展,从橡胶初级产品向下游深加工领域延伸。目前这些股份制集团,正在成为农垦新的利润增长点。 同时,在农垦总公司及海胶集团内部,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薪酬制度管理流程再造,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海胶集团还全面推行了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职工收入比例大幅增加,生产积极性也得到提高。 刘康德委员说,农垦改革动作很大,成效明显,现在关键是做好下一步工作。报告中提到下一步的打算有四个方面,其中第一条就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国务院给海南农垦的过渡期是5年,目前已经过去1年半,省政府已要求农垦制定具体时间表,有计划,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王一新说,接下来,要进一步用市场理念改造农垦体制机制,逐步做小农垦局,尽快做大农垦总公司,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为海南农垦的发展,为海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报海口7月24日讯) |
|【路桥隧】
( 湘ICP备16018960号-1 ) QQ群:
GMT+8, 2025-5-14 06: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